知识星球怎样解绑手机号
如何高效的利用手机在海量阅读中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如何高效的利用手机在海量阅读中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不知道题主说的“手机阅读”,是指在社交软件、学习和新闻类APP上面的阅读、还是kindle、多看阅读这样的读书类APP? 我们先设定为前者吧!毕竟,kindle属于“读书”的范畴了,在此不做讨论。
我觉得,这个问题包含了三个假设:
首先,题主假设通过海量阅读,可以构建知识体系;
其次,假设通过手机也能进行“海量阅读”;
最后,假设通过手机阅读、达到一定数量级后、可以构建知识体系。 在回答问题之前,我们先聊聊“什么是知识体系”吧!什么是知识体系?
我的理解是:知识体系是一个人经过系统的学习培训后、所拥有的知识构成,并且能够在实践中因地制宜、灵活运用,以及能够随时容纳新知识的结构体系。
简单来说,知识体系包含三大要素:相对完整的知识结构、能够灵活运用、且能够自由扩展。理解了什么是“知识体系”,我们来聊聊开篇的问题:如何高效的利用手机在海量阅读中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我不推荐通过手机阅读的方式来学习。构建知识体系,是一个完整的学习、转化、积累和输出的过程,而“手机阅读”仅仅做到了“阅读”这个步骤,还不能称之为“学习”。通过阅读,我们可以获取丰富的知识、可以在头脑里形成一个比较庞大的知识结构,但由于这个过程缺少了转化和输出,所以这样的结构是不完整的、机械的、未经消化和思考的。此外,“知识体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相反,它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还需要经过大量的实践来验证、试错,以及不断吸收新知识、进行拓展。我认为,构建“知识体系”的过程,至少有需要满足三个方面的要求:专注一个领域、深度且系统的学习,以及将知识进行结构化管理。
为什么我不推荐手机阅读?因为,手机阅读的特点,恰恰是跟这三个方面对立的:阅读内容广泛但不精专、文章篇幅短小易于理解但缺乏深度、适合碎片化阅读但难以形成结构体系。我们之所以会选择手机阅读,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这三个特点;但这又恰好是和“构建知识体系”需要的条件相违背。此外,手机阅读还有一个最大的弊端:造谣。有可能你读了一篇很解气的“深度文章”,转头就看见有人辟谣说“这篇文章是假的”。
那么,手机阅读是不是就没有一点儿好处呢?当然不是。手机阅读非常符合现代人的习惯,通过它,我们可以第一时间获取最新的资讯、信息。比如,我当初入行新媒体运营的时候,市场上都很难找到一本比较系统的“新媒体运营教材”,所以我和很多伙伴都是通过手机阅读、一点点了解这个领域的。另外,读书有一个非常大的弊端——对于作者的观点,读者只能接收,无法评论、也很难跟作者直接交流;而手机阅读就打破了这样的壁垒,读者可以随时随地跟作者、跟这个领域的专家、以及跟其他读者一起沟通讨论。这样做,比单纯的阅读,效果要好很多。并且,在移动互联网背景下,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作者,将自己的经验、观点分享到网上去,供其他人阅读。最著名的写作/阅读平台包括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知乎、简书等。随着手机阅读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后来逐渐产生了付费阅读,出现了像得到APP、喜马拉雅FM、荔枝微课、分答(在行一点)、饭团……这样的知识付费平台。因此,2016年被称为“知识付费元年”。单从“知识量”这个层面来看,这些平台的内容更新、迭代速度,让传统的出版行业简直望尘莫及。所以,尽管手机阅读有着各种条件制约、知识深度过于浅显、过于碎片化,但它终究是互联网时代的产物,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大家的学习需求。比如,我们总不能苛求那些上班族每天抽两三个小时时间、抱着一本厚厚的《曼昆经济学原理》来啃吧?我觉得,他们倒是可以趁早上挤地铁的碎片时间、听听《薛兆丰的北大经济学课》更为实际。
最后,说点个人看法:我们如何通过手机、更加系统地学习?首先,我还是推荐读书。毕竟,阅读那些被前辈们总结、凝练的大段文字,是构建知识体系的最佳选择。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充分调用自己的思维能力,去理解作者的意图、在头脑里构筑知识的结构框架。这一步,必须由我们自己实现。手机阅读软件,我推荐kindle,能够跟实体电子书结合,体验非常好。其次,我推荐得到APP。里面有很多非常专业的课程,并且每节课都有文字总结、思维导图,也有同学讨论、老师答疑。更难得的是:每套课程都有系统的课程表,建议你在学习的时候、将它打印出来,随时翻阅;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增加你的观点和收获。这样,当你学完这门课的时候,你就收获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了。另外,还有几款非常值得推荐的学习类APP:喜马拉雅FM、懒人听书、荔枝微课……还有几个可供学习、交流的平台:知乎、悟空问答、简书、在行一点、饭团、知识星球……
以上推荐的学习平台,都各有自己的侧重点,有的是自学为主、有的是交流为主。
如果你想获得更加系统的学习方式,推荐混沌大学、三节课、网易云课堂……等平台。不过,这些平台就不仅仅停留在“手机阅读”层面了,而是需要你更多时间、精力的投入。而你的收获,也会更加超出你的预期。
有哪些让人增加知识的APP?
大家好,我是老掌柜的小火鸡,一位非常喜欢研究科技历史军事领域的小伙计,以下是分享关于科技,历史的个人见解,更多这些领域可以去翻阅主页文章和问答哟。
下面给你推荐几款比较实用的知识类APP.
NO.1 网易云课堂
网易云课堂是属于线上学习课类APP,只是中国慕课主要是各类211高校精品课程。即使没有机会上各类名校,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这里照样听到高校老师的优质课程内容。同时还有设置30万奖学金模式,是不是超级诱惑人呀?赶紧行动起来吧!
NO.2 得到
得到APP是逻辑思维团队推出的主打知识服务的APP,里面有罗胖、古典、李笑来、吴伯凡等15位精英专栏订阅。当然还有其它音频书籍,是我上班路上以及做家务时最好的“陪伴”。因为这是一款付费知识APP,所以那些什么东西都想免费得到的小伙伴可以忽略。免费的东西固然谁都喜欢,但是我更喜欢更有价值的付费知识。
NO.3 梵登读书会
梵登读书会APP倡导的是“全民阅读”,是由央视节目主持人梵登博士每周讲解一本书的形式来展开的。
NO.4 分答
分答APP是一款付费语音问答,在分答上你可以随意提问,回答者和提问者均可以获得偷听费,也聚集了好多大咖以及名人,包括思聪哥哥都在。
NO.5 喜马拉雅fm
喜马拉雅FM APP是一款音频分享平台应用,也是国内发展最快、规模最大的在线移动音频分享平台。在喜马拉雅FM上不仅有有声小说也有新闻谈话综艺节目,音乐节目以及个性电台等,是一款可以学到好多知识的APP,也是一款百科全书式的APP。
NO.6 知乎
知乎APP是知乎网的手机端应用。知乎是一个连接各行各业用户的网络问答社区。在知乎上,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分享自己的知识、经验和见解。知乎的最大特色就是整合人们的发散思维。知乎可以说是一款百科全书式的APP。
NO.7 豆瓣
豆瓣APP是一款书籍阅读类APP软件,是豆瓣网的手机端。豆瓣主要给用户提供图书、电影、音乐唱片等的推荐以及这些物品的评价和价格等,书评和影评是豆瓣的最大的特色。另外豆瓣提供的城市独特的文化生活也是非常的不错。总的来说,豆瓣是一款比较有知识深度的app。
以上几款学习类的APP,都是现在主流的获取知识的APP,你可以在当中找到合适你的那一款APP,给自己补给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