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主要内容
2021民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政策?
2021民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政策?
坚持以国家和省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为依据,以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办好家门口的优质学校为目标,以构建面向每一位适龄儿童的教育服务体系、切实维护适龄儿童少年的合法权益、规范学校办学行为为原则,依法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
义务教育均衡图书标准?
1.学校图书资料数量充足、分类比例合理;生均藏书量及教参资料、工具书和报刊各类达到《办学条件标准》要求;近三年每年图书更新数量不少于藏书标准的 1%。
2.生均藏书量:不少于 27 册;报刊种类:12 个班以下的学校不少于 36 种;工具书、教学参考书种类:不少于 120 种。
教育优质均衡是什么意思?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在义务教育阶段,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全面提升教师整体素质,缩小学校、城乡、区域间教育发展水平的差距,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也就是使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在办学经费投入、硬件设施、师资调配、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等方面大体处于一个相对均衡的状态,与义务教育的公平性、普及性和基础性相适应。
其最终目标,就是要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实现教育公平。
为切实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要实行什么交流制度?
教师轮岗,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总体目标就是办好每一所学校,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
具体地说,就是要让每一所学校符合国家办学标准,教育资源满足学校教育教学需要,开齐国家规定课程,办学经费得到保障。要使学校班额符合国家规定标准,消除大班额现象。教师资源得到合理配置,使教师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使每个学生都能享受有质量的义务教育。一是应强化教育公平的理念,切实维护和落实公民平等地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在资源分配中,采取更加关注困难群众的政策取向,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加快改造薄弱学校,使城乡每一所学校拥有大体均衡的物质条件和师资队伍,共同走向优质学校。在学校布局结构调整上,鼓励重点学校兼并薄弱学校,强弱联合,优化教育资源。二是促进教育资源区域内和城乡一体化流动,实现教育资源共享,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途径。目前,可通过建设中小学公共图书馆、体育场、劳动技术设施、信息网络等设施,实现区域内资源共享,搭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平台。如以信息技术为平台,区域内所有学校图书馆联网,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提供所有学校的各种课程的课件、教案、教研成果等教育教学资源,为教师备课、学生自学提供便利条件,使有限的投入发挥更大的效益。师资力量的均衡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中之重。因此,在人力资源的配置上也要实行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建立起人才培养与流动的优化机制,在学校之间实行校长和优秀教师定期相互轮岗制度,保证各学校师资力量相对均衡,从而促进各学校教学水平共同提高。特别是选派一批优秀的教师到农村学校和城市薄弱学校去任教,并将这种工作经历和业绩作为其日后评职晋级的一个重要依据,让“薄弱学校”不再薄弱,使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水平大致相当,义务教育进入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三是保障生源的均衡分布,创建平等和谐的义务教育环境。在义务教育阶段,取消“重点”初中和小学,取消全市统一的小学毕业升学考试,所有学生全部实行免试就近入学。同时,高中招生指标逐步减少择优比例,扩大定向分配生的比例,以此改善薄弱学校的生源状况,淡化学校间的考试竞争,建立起公平合理的竞争机制。重视、鼓励、利用民间办学力量来满足多元化的教育需求,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共同促进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