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写作中的逻辑关系 实用文书的材料包括哪些特点?

[更新]
·
·
分类:行业
4980 阅读

公文写作中的逻辑关系

实用文书的材料包括哪些特点?

实用文书的材料包括哪些特点?

(一)实用性
实用文是为解决处理实际问题而写作的,因此这种文体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二)真实性
实用文在写作过程中要符合从实际出发,按照客观规律行文的基本要求。事实确凿可信,统计数据准确无误、有理有据。
(三)思维的逻辑性
实用文写作体现在文章的结构上,要条理清楚,段落之间逻辑关系清晰;陈述的事项界限清晰,不交叉混杂;内容前后讲究因果,材料能够证明观点。
(四)格式的稳定性
不同种类的实用文都有其惯用格式,尤其是国家行政机关公文的格式更具有规范性。
(五)时效性
实用文是为了解决当前或今后一定时限之内的问题而写作的,因此,实用文在写作和传播的整个过程中,都有明显的时效性。
(六)规范性
实用文的规范性表现在文面形式上有别于其他题材的明显特征,表现在文章的结构形式上都要严格遵守内容的先后顺序以及各部分内容的内在关系。

公文提纲结构?

一是并列式结构:这是一种最常见的提纲结构,大量见诸于各种公文材料之中。是把要表达的思想和内容平行分成几块,总结成几句话,列出相应提纲,各部分在逻辑关系上不分轻重,并行推进。这种提纲结构由于是并行表达,各部分内容在文章中的重量基本一样,缺少其一基本不影响主要思想,其优点是提炼简单、行文方便,缺点是如果语言直白简单会没有深度和力量。
二是递进式结构:就是把要表达的内容,按逻辑顺序,由浅入深,逐层列出提纲,各层次在文章中深浅有序,轻重分明。这种提纲一般采取“是什么”“什么原因”“怎么做”结构,由浅入深的表达主要观点,与一般论文结构很相似。递进式提纲结构特点是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不断深化,富于逻辑效果,适应读者接受习惯。
三是并列 递进式结构:在分块、并列表达思想的基础上,内在逻辑关系逐层次递进,使主旨思想体现的更加严谨和丰富,浑然一体。这种提纲结构中既有并列式的特点,又有递进式的风格,是一种混合式结构。优点是兼顾并列和递进的特点,同时层次分明、严谨丰富,给领导写心得建议用这种结构,但是比较费脑筋,文字功底要求高。
四是数字式结构:这种提纲在体制内的各类公文中随处可见,尤其是领导讲话中经常用到,深受喜欢。是把要表达的思想和内容提炼成“数字”,在标题上或者提纲上加以体现,形成一看即懂的提纲组成形式。这类提纲结构的优点是一级或二级标题高度浓缩,让人一看很亮眼,有吸引力,但要注意数字不能太牵强,不能硬凑,需要反复思考才能提炼好。
五是问题式结构:针对所学习内容,以解决一个或多个问题的方式,在标题上提炼展现,这些问题往往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典型性。这种提纲结构往往是在既不适合用并列式结构,也不能用递进式结构时,另辟蹊径的一种提纲结构,往往在一些老生常谈的内容和工作不法突破时采用,心得体会采取这种结构也会给人一种打破常规、挖掘创新之感。
六是诗句式结构:是指把要表达的思想和内容,以一句或多句“诗”、“成语”或“名言”形式呈现在题目和标题上,形成对仗工整,音韵和谐的结构。这类型提纲加入具有文学性、情感性色彩的诗句,让人读起来更有温度,更有韵味,需要作者具有较高的运用诗词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