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写作方法及技巧
思维导图五种类型?
思维导图五种类型?
①Circle Map(圆图):由两个圆组成,内部一个小圆定义了我们要描述的核心主题,外面一个大圆罗列了和这个核心主题相关的所有理解和描述。
②Bubble Map(泡泡图):很多泡泡组成,中间一个主题泡泡描述核心主题,周围的属性泡泡描述关于这个主题的属性,而且每个泡泡都和主题泡泡有一条线相连。这种图通常用于定义事物的属性或相应的联系,这在孩子写作或者表达的时候,能够增加他们对于一个事物描绘的深度和多样性。比如主题泡泡是“冰淇淋”,周围的属性泡泡可以是“冷”、“美味”、“丝滑”、“甜”等。
③Double Bubble Map(双泡泡图):其实是Bubble Map的变种,如果有两个主题的话,那么Bubble Map搞不定,就需要Double Bubble Map出马了!和前者比起来,其实就是多了一个主题泡泡。好处是,两个主题泡泡有什么共性就可以一目了然了。
④Tree Map(树图):就像一棵树一样,分为树根、枝杈和树叶,树根就是主题,枝杈就是关于这个主题的分类,而树叶呢就是这些分类里面的具体内容描述。Tree Map这种方式非常适合学习和测验.
⑤Multi-Flow Map(多流程图):是单向顺序执行且没有枝杈的,但是往往复杂点的流程很可能存在枝杈事件的可能性,所以这时候就需要Multi-Flow Map出马了!这个图的流程一般是先定义引发事件的原因,最后是事情发生的结果。它可以帮助孩子分析一件事情的起因和结果,让他们思索其中的关联和对错
思维导图学习法真的有用吗?
教育不是学习知识,而是训练如何思考。 ——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的这句话让我想起刚来美国那会儿曾听过的一个关于孩子学习规划的讲座,演讲者是哈佛大学Project Zero(零点计划,创办于1967年,致力于思维方式研究)项目组的一位教授。讲座刚开场他问了在座家长一个问题,“大家平时在家有没教孩子怎么思考啊?”听众面面相觑,陷入沉默。
是啊,我们教孩子识字、算数、陪孩子练琴、运动,但思考怎么教啊?后来,随着逃逃在这边上学和我对美国课堂的观察了解,发现还真的能教,而且老美已经教了20多年。这得归功于一位叫David Hyerle的教育学博士,他在1988年整理出8种 Thinking Maps(思维导图),彻底帮大家把思考这门“课”搬进了课堂。
这8种思维导图首先在北卡罗来纳州、纽约、德克萨斯、密西西比州进行推广。从1988年到2002年,十多年时间里,全美已有3000多所学校在使用思维导图,并且推广到新加坡和新西兰,被列为小学必修科目。
后来,思维导图开始风靡全美乃至全世界。
实际上,孩子学得思维导图和成人学得思维导图并不是同一个东西。孩子的是Thinking Maps(思维导图),成人的Mind map(思维导图)。
美国作为发源地,对于孩子学习Thinking Maps要求的年龄是幼儿园、小学就要学,从小就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也要应用在其他学科学习中(其实本来就没有单独学习思维导图,而是老师在教学期间就已经融入进去了)。
可能中国目前还没有多少人是系统学习或者说从小学习的人,所以并不能很正确的告诉你,有没有用。。。甚至很多教思维导图的,已经把Thinking Maps(思维导图)和成人的Mind map(思维导图)混在一起,所以,只能告诉你:Mind map(思维导图)是有用的,Thinking Maps(思维导图)也是有用的,但是用法有差别。没有正确使用的话,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