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儿童医院挂号有那么费劲吗
孩子的身高真的由遗传决定吗?
孩子的身高真的由遗传决定吗?
这6个因素,关系到孩子的身高
人的身高,基本上和遗传、营养、激素、疾病、母亲怀孕时的情况和生活环境这六大因素有关。
遗传:种族、家族、性成熟迟早、对营养的需求、对疾病的抵抗等;
营养:科学合理的饮食会让生长潜能达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激素:孩子的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性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等激素状况;
疾病:急性疾病使体重下降,慢性疾病影响身高和体重
母亲情况:母亲怀孕时的营养状况和生活习惯,是否抽烟喝酒;是否有高血压、妊娠毒血症、糖尿病、感染等疾病;
生活环境:孩子的居住条件是否适宜,生活习惯是否良好等。
影响身高的因素多,遗传占80
人的身高虽然受遗多个因素的影响,但遗传因素可以决定孩子70~80的身高。
每个人都有基因所决定的“生长潜能”(没有其他因素影响时,光凭基因能达到的高度),在没有其他因素影响的情况下,我们是可以长到一个满意的高度的。但如果小孩子在“长个期间”营养不良、不爱运动,或者是有一些慢性的疾病,像是肾炎、肝炎等,都会影响身高。
有些家长可能不会把这些太放在心上,毕竟其他因素只能决定20的身高而已。但以一位成年身高是150cm的女孩举例,20也就意味着30cm,是相当惊人的一个高度了。
骨骺闭合前,怎么让孩子长高?
一旦骨垢闭合了,身高就很难再有变化了,所以要趁着骨骺闭合前,抓住所有时机,让孩子努力往上“蹿”。
1婴儿期和青春期长得最快
孩子身高长得最快的时期有两个:婴儿期和青春发育期。
孩子出生后的第一年,身高能增加25cm,第二年可以增加12cm左右;而在青春期,孩子平均每年可以增高7~10cm,青春期大约可以持续3年,在这期间,身高总共可以增加25~28cm左右。
和婴儿期相比,青春期的身高发育更加重要。如果在婴儿期长个儿受了影响,只要在青春期及时纠正,孩子还是有一定的生长空间的。而到了青春期,孩子的骨骼发育已经接近尾声,一旦错过这个黄金时期,以后再想要增高就很难了。
2均衡营养,不胖不瘦最重要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孩子们的体重出现了两个极端——有的“膘肥体壮”,有的却“骨瘦如柴”。但这两者都是营养不均衡的表现,都容易导致孩子在“成长期”不长个。
孩子的饮食最好要均衡,摄入的蛋白质比例最好能够达到每日摄入热量总量的20;其中动物蛋白要达到摄入量的一半以上。13~18岁的孩子,每天都需要吃80g以上蛋白质。青春发育期间,每天要吃不低于500g的主食,和1000~1200mg的钙,奶制品、鱼类、豆制品,都是补充钙理想的食品。
除了保证各种营养素摄入充分以外,还要注意饮食的合理搭配,多吃蔬菜和水果,做到有甜有咸、有荤有素、有粗有细。
3运动真的能帮你长高
在保证营养充足的前提下,合理的运动锻炼,是促进身体发育最有效的方法。运动可以刺激垂体分泌生长激素,促进骨骼的生长;虽然运动不能让遗传因素决定的“身高上限”变高,但至少可以让“遗传决定的身高”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研究证明,运动的孩子比不运动的孩子至少高2~3cm。
现在孩子的课业很重,大多数家长也觉得平常稍微锻炼一下就行了,主要重心还是要放在学习上,对于运动锻炼不太重视。其实,只要用比较零散的时间,做一些孩子感兴趣的运动,对于长高是非常有好处的。
像是跳绳、跑步等弹跳运动,有助于四肢伸展;单杠、仰卧起坐、体操等伸展运动,有助于骨骼伸展;篮球、排球,羽毛球、游泳等全身运动,则有利于全身骨骼的伸展和延长。
4多睡觉,也能长高高
睡眠时肌肉能得到充分放松,有利于关节和骨骼的伸展;另外,在睡眠状态下,生长激素的分泌量是清醒状态下的3倍左右,这些都能促进孩子长高。我们也经常发现,睡眠不深、容易做梦、惊醒的孩子往往生长速度较慢。
孩子的睡眠时间,随年龄不同而变化,新生儿大概需要14~20小时睡眠、1~6岁儿童则需要睡11~14小时、7~10岁需要10小时、青春期需要保证9~10个小时的睡眠。
为了保证孩子们有充足和优质的睡眠,家长需要做到:
注意保证睡眠环境安静和光线较暗,室温不宜过高;养成严格和固定的作息时间,培养孩子们的生理睡眠周期;家长要起模范带头作用,避免熬夜;睡觉前不要吃太饱,也别喝太多水,尤其是甜的饮料;睡前不宜进行激烈的运动;在节假日别让孩子花太多时间在电视和游戏上看;白天也不能睡太久哦。
孩子学习“困难”真的是学习态度问题吗?你怎么看?
态度问题只是其中一个方面的原因,还有方法问题、习惯问题、生理机制的成熟问题等诸多刚面的因素。
一、态度问题我觉得这点无需赘述,你的态度决定着你的努力程度,很大一部分情况下直接作用于结果。孩子如果学习上的态度不端正,那就意味着他并没有尽力去学习,所以出现“学习困难”的症状是很可能的。
二、方法问题有些孩子,即便用来百分之一百二的努力去学习,但依旧并不能取得理想的结果,那是因为他努力的方法不一定适合他。并不是所有人都是神童,相反,大多数人的智力水平可能只能算是中等,没有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就是在“盲人摸象”,难以窥其全貌。
三、习惯问题习惯上就要讲求“复习”的重要性。你花了99%的精力去学习,却只花费了1%的精力去复习的话,之前学习到的成果的留存率就会很低。因此要将精力分配一部分给“复习”,让学到的知识就能会,而不是学完就忘,还不如没学,浪费了时间和精力,只感动了自己。
四、生理成熟机制问题每个个体之间都有差异性,个体的每阶段的发展之间也会有差异。有可能这个孩子这个阶段的发展和其他孩子的发展趋势和方向存在差异(比如都是十岁的孩子,这个就擅长数学,另一个就擅长画画),所以不应该用一个“统一的标准”去要求孩子,而是要发现孩子的“长处”和“短处”,对症下药,定向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