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牛侧面怎么画简笔画 “一支铅笔8角钱”是标准答案,学生回答“8元”被教师判为错,你怎么看待这一现象?

[更新]
·
·
分类:行业
1772 阅读

老牛侧面怎么画简笔画

“一支铅笔8角钱”是标准答案,学生回答“8元”被教师判为错,你怎么看待这一现象?

“一支铅笔8角钱”是标准答案,学生回答“8元”被教师判为错,你怎么看待这一现象?

“一支铅笔8( )”。有一道小学二年级的考题,要求填写合适的人民币单位。一名小朋友填上“元”,被老师判错,因为“标准答案”是“角”。小朋友觉得被判错很冤枉,因为妈妈不久前就给他买过10元一支的铅笔。(4月15日人民日报)
针对这一问题讨论,《人民日报》的文章标题是:
其评议角度还重在“考题答案”上。
也有网友以此发文,标题为:
其文章深度显然已上升到“教师不合格”和“时代思维”层面。
“三味”的意思是:对待教育问题,我们不适合简单评判其“非对即错”,更不可以误入两个极端。真正正确的态度应当是:从具体情况看具体问题。
在“三味”看来,该老师将“一支铅笔(8)角”视为“标准答案”也没错,而网友视该老师的评判为“不合格”或缺乏“时代思维”也存在极端思想。
换句话说:在无视具体情况下所主张的“开放性答案”,本身就已跌入“标准答案”的陷阱。
下面,“三味”结合实际,谈两点看法:
一、开放性答案也应尊重知识的学科性和常识性。比如,数学科知识不同于文科类知识,通常以其严谨性为主要特点,最终答案,大多具有唯一性,即标准性。
同时,所有知识既源于生活又是为社会生活服务的。其答案是开放性还是标性性,都应尊重生活实际。例如:
一支铅笔8分,已不符合实际,同样,一支铅笔8元,对于一个小二学生而言,也不常见。如果说一支铅笔长8厘米,符合实际,而说8米,显然不切实际。这样的“开放性”又怎叫教育的时代思维呢?
二、长期以来的“标准答案”确实扼杀了孩子不少的创造性。“三味”教了几十年的初中政治,对这个问题深有体会:
作为政治学科,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问题的判断、分析能力以及表达自己的观点,极具开放性。但不少老师在评判学生答卷时,往往将“参考答案”当作“标准答案”。不客气地说,一次中考,仅政治一科,一个考生就有可能被个别阅卷老师因“标准答案”而压低5至10分。
我是头条号“三味聊教育,力求用时代的眼光、理智的头脑、友善的言语,与您一起聊教育那些事。感谢您的阅读、点赞和关注,并期待与您共同探讨本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