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作电位三个重要特征是什么 动作电位值怎么算?

[更新]
·
·
分类:行业
2713 阅读

动作电位三个重要特征是什么

动作电位值怎么算?

动作电位值怎么算?

静息电位差和动作电位差都是膜外电位减膜内电位。 1、静息电位差:几乎所有的动植物细胞的静息电位膜内均较膜外低,若规定膜外电位为零,则膜内电位即为负值。大多数细胞的静息电位在-10~-100mV之间。 2、动作电位差:动作电位由峰电位(迅速去极化上升支和迅速复极化下降支的总称)和后电位(缓慢的电位变化,包括负后电位和正后电位)组成。峰电位是动作电位的主要组成成分,因此通常意义的动作电位主要指峰电位。动作电位的幅度约为90~130mV,动作电位超过零电位水平约35mV,这一段称为超射。

为什么动作电位爆发在轴突始端?

动作电位首先在轴突始段产生的原因为:始段钠通道密度较大;始段细小,EPSP扩散至该处引起的跨膜电流密度较大
动作电位(AP)是可兴奋组织或细胞受到阈上刺激时,在静息电位基础上发生的快速、可逆转、可传播的细胞膜两侧的电变化。动作电位的主要成份是峰电位。动作电位可以分成去极化、复极化、超极化三个过程。动作电位的产生符合“全或无定律”,即刺激只要达到阈值,就能引发动作电位。峰电位是动作电位的主要组成成分,因此通常意义的动作电位主要指峰电位。动作电位的幅度约90~130mV,动作电位超过零电位水平约35mV,这一段称为超射。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一般历时约0.5~2.0ms,可沿膜传播,又称神经冲动,即兴奋和神经冲动是动作电位意义相同。

动作电位有什么特点?

动作电位特点介绍
具有 “全或无”的特性
只有阈刺激或阈上刺激才能引起动作电位。动作电位过程中膜电位的去极化是由钠通道开放所致,因此刺激引起膜去极化,只是使膜电位从静息电位达到阈电位水平,而与动作电位的最终水平无关.因此,阈刺激与任何强度的阈上刺激引起的动作电位水平是相同的,称之为“全或无”;
不能叠加
动作电位具有“全或无”的特性,因此动作电位不可能产生任何意义上的叠加或总和;
不衰减性传导
在细胞膜上任意一点产生动作电位,与周边的未兴奋区形成电位差,在局部电流的刺激下周边未兴奋区的Na通道开放,整个细胞膜都会经历1次完全相同的动作电位,其形状与幅度均不发生变化。
【拓展资料】
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是指可兴奋细胞受到刺激时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产生的可扩布的电位变化过程。
动作电位由锋电位(迅速去极化上升支和迅速复极化下降支的总称)和后电位(缓慢的电位变化,包括负后电位和正后电位)组成。锋电位是动作电位的主要组成成分,因此通常意义的动作电位主要指锋电位。动作电位的幅度约为90~130mV,动作电位超过零电位水平约35mV,这一段称为超射。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一般历时约0.5~2.0ms,可沿膜传播,又称神经冲动,即兴奋和神经冲动是动作电位意义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