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元老一般怎么安排
省级移动公司的正式员工是怎么录用的?
省级移动公司的正式员工是怎么录用的?
移动分A、B、C三类,A类一般是老邮电出来的创业元老,B类员工是合同工,直接与移动签合同,属于正式工,C类属于派遣工,隶属于另外的劳务派遣公司,只不过时帮移动干活(现在的一些销售经理、客户经理、营业厅小姑娘基本上都是这个),转正式工的机会微乎其微。
你这个应该是B类。另外除了类别,还有定岗,直接跟薪酬有关,211本科进去,一般是6岗或者7岗。
作为企业创始人应该如何规划自己的退场?
这个主要是根据你自己的创业目的而决定的,不同的目的有不同的对应方案。
比如你创业的目的是想有一份自己的事业,如果这份事业是你想留给自己的后辈的,那你可以考虑让自己的子女参与到公司管理中来,然后自己逐步推出,为其提供经验和人脉等支持。
如果自己的后辈中没有合适的继承人,也可以从现有的员工中培训或者从外面招聘,不过最好招募那些与自己三观相符,认同公司企业文化的人,不然可能导致公司的发展跑偏。
比如你创业的目的是想要赚到足够利润,你可以考虑将自己创办的公司转手卖给别人。这个行为可以是通过在工商登记完成的股权变更,也可以是通过让公司上市,然后出让股份。
你的提问中说到的是“退场”而非退出,所以我觉得可能你最后还会保留一定的股份,所以无论以上哪种方案,都建议你保留一定的股份,并作为公司的顾问继续参与公司经营,这样也可以避免今后你想回归的时候发现好无立足之地。
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
人走在巅峰,处在高位,就该想到欹器满覆、盛极必衰。高处不胜寒,聪明人就会想到脱身之道。
人毕竟随着年岁老去,才华、精力都跟不上,创始人会成为公司的瓶颈,不能等到问题很大了再来解决问题。
创始人的几个退场方式:
其一,寻找继承人。
中国人还是更多相信血亲关系。
刘永好女儿刘畅持有集团大约36%的股份,已经进入集团工作。
宗庆后女儿宗馥丽也在娃哈哈集团工作,试图与创业元老处好关系。
上海均瑶集团,都是创始人家人做高管,王均瑶、王均金、王均豪,一同打江山,一同坐江山。
其二,培养经理人。
王石与郁亮的合作就是创始人交托于经理人。在郁亮班子,万科还实现了经理人的持股,与平台共同发展。
马云选择张勇也是“把人才从后排往前面拔”,不断激励经理人成长,接更大的责任。
同样的,柳传志提拔杨元庆、郭伟、赵令欢也是这个道理。不断的经理人梯队成长,把团队带到更高的高度。这是一个优秀创始人要为公司整体考虑的。
其三,整体收购股份后套现退出,转身公益。
摩拜的胡玮炜,被资本收购后顺理成章退出。
易趣的邵亦波,在eBay不断收购大比例股份后也逐渐退出,转身做了经纬创投,再后来又离开投资界,投身公益事业。
都是很漂亮的退出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