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天一共多少天怎么计算
什么时候算伏天?
什么时候算伏天?
三伏天,是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三伏天”的“伏”就是指“伏邪”,即所谓的“六邪”中的暑邪。
2021年的入伏时间是7月11日,“三伏”长达40天,其中“中伏”是20天
伏天和九天是怎么算的?
伏天一般都在7月,小暑以后40天,九天在冬至开始九九八十一天结束了
“三伏天”是什么 “三伏天”怎么计算?
所谓三伏天指的「三伏」是指初伏、中伏、末伏三个庚日,其具体日期是按照我国古代的干支法来推算的,以我国农历24节气中的「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
三伏天出现在小暑与大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每年入伏的时间不固定,中伏的长短也不相同,需要查历书计算,简单地可以用“夏至三庚”这4字口诀来表示入伏的日期,即从夏至后第3个“庚”日算起,初伏为10天,中伏为10天或20天,末伏为10天。我国古代流行“干支纪日法”,用10个天干与12个地支相配而成的60组不同的名称来记日子,循环使用。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
庚日的“庚”字是“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个天干中的第7个字,庚日每10天重复一次。从夏至开始,依照干支纪日的排列,第3个庚日为初伏,第4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1个庚日为末伏。当夏至与立秋之间出现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出现5个庚日则为20天。看来,庚日出现的早晚将影响中伏的长短,所以,出现了有些年份伏天30天,有些年份伏天40天的情况。
扩展资料:
廿四个节气分别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节气中的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分别为干支历寅月、卯月、辰月、巳月、午月、未月、申月、酉月、戌月、亥月、子月、丑月的起始。
数伏是怎么计算?
算法一:人们常说“夏至三庚入伏”,就是夏至的第三个庚日是入伏的第一天,也是初伏的第一天。
就今年来说,先从网上找到万年历,6月21号是夏至日,这一天也是壬辰日,往后找29号是庚子日,也是第一个庚日;7月9号是庚戌日,第二个庚日;7月19号是第三个庚日庚申日,那么这一天也是初伏的第一天,也就是说进入伏天了。
初伏和末伏都是10天,只有中伏是变化的。如果中伏过了10天还没有到立秋,那就要再延长10天,中伏就是20天了。如果中伏到了10天,已经过了立秋的节气,那就是中伏是10天。拿今年来说:初伏7月19号——28号,中伏是7月29号——8月7号,末伏是8月8号——17号。正好8月7号是立秋,那中伏就只有10天了,那么今年的伏天也就是30天了。
算法二:有一个说法叫夏至三庚数头伏,就是说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开始数伏,但是日历上没有庚日是哪一天,天干地支许多人不会,我有一个方法可以很快算出来,首先知道单数或双数年份,如果是单数年,就在立秋那一天的基础上向前推算25天,双数年就在立秋日向前20天,例如2010年是双数年,立秋是8月8日,向前20天,就可以知道。。。。7月19日开始数伏。单数年伏天为40天,头伏10天,中伏20天,末伏10天,双数年头伏中伏末伏各10天,另外逢到闰年开始数伏还要增加一天,这样就可以推算任何一年的数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