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和习惯
如何提升孩子的数学成绩?
如何提升孩子的数学成绩?
怎样提高孩子的数学能力?
这个问题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数学能力。
数学的真正能力是逻辑推理思维,能透过现象找到事物间的规律,然后进行建模来解决具体问题。
这个是数学能力。
但您说的只是提高小初高的数学成绩而已。
要提高数学成绩,我以从事十年学科教研担任五年培训机构总监的经验,给您以下四方面的建议:
建议一:把失误粗心减至零,可以把数学成绩提高20分。
第一是运算,以练习为主,题海+错题库,对每一道错题反复练习。
第二是应用题,抓住解题模式,把一类题反复训练至熟练。
建议二:思维导图归类定义,提高解题速度和增强解题技巧。
思维导图把数学的各个定义进行总结,注意不要买现成的,要自己总结。用最最最简练的方式表达在思维导图上,先别急着做题。把所有的定义烂熟于心后,在做题。每做一题都要确认运用了哪个定义,还有哪些定义可以更快速解题。不要嫌麻烦!务必每一题都按这个方式执行。
这样是最快速锻炼定义使用灵活度的最有效方法。
建议三,综合应用类题目。先阅读题目,然后不要自己在哪里瞎想,直接看答案。理解了,盖上重复做一遍。别以为就做对了,保证您看了答案懂了还是不对,所以再找原因,再盖上再做。反复直至这个题目熟练为止。然后分析这个题目解题模式和技巧。如此反复每一道综合题。
建议四,如果单纯希望提高数学成绩,以上四个建议的前提是有一位对各学段数学知识熟练且对考题研究透彻的老师辅导,但不是每个培训机构都有这个教研实力,所以可以在网上找下,其实现在很多知识付费平台的独立授课老师,都非常棒,选择适合自己的。
以上四个建议是从提高数学成绩的角度,经历了小初高三个学段的数学学习,就会在潜移默化过程中具备了数学逻辑推理的基本能力,接着在大学里面如果攻读是功课类专业,则要学习高数,应用数学,这个时候,对这实际问题,对着自己专业问题做研究,才能算是逐步具备数学能力。所以不要看着电影的这个公式那个公式的演算,就认为数据就是一个解方程的过程,那些都是电影要要面对广大群体用的表现方式而已。数学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是要透过现象找到事物背后规律,通过用数学模型的方式来揭露这个规律,然后为我们普通人使用来解决难题的。
怎么让孩子热爱学习?
下面用我的一篇家教文章回答这个问题。
怎么让孩子热爱学习
(张清义聊家教)
我们很多家庭不谈孩子学习时,家里一片祥和,母慈子孝,搂搂抱抱。一谈到孩子学习,家里便阴云密布,爸妈咆哮,孩子惨叫。
任何事情的发展都离不开规律,孩子的学习也不例外。如果我们找出了孩子不愿学习的根本原因,一切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谈到学习,我们谈得最多的是孩子是否聪明,也就是智力问题。其实影响孩子学习的因素经过专家数年研究,早就得出了不諍的结论:智力因素影响10%,非智力因素影响达到90%。
那么我们就从非智力因素谈起,非智力因素主要是指孩子的性格、自信心、心理状态、身体健康状况、家庭和谐程度、人际关系好坏等等几个方面。现在为了解决孩子的学习态度,让孩子喜欢上学习,我们从纷乱的诸多因素中找到了一个关键问题,这个问题可以归纳成两个字:心态。下面我们就从这个角度谈一下。
1、孩子厌学,不是厌恶学习本身,而是厌恶老师。
大多数孩子在学校学习是为了老师而学。经过观察发现孩子如果喜欢某位老师,就非常喜欢这个科目的学习。如果对老师没有好感或者某一天老师说了孩子不喜欢的一句话,孩子就会不惜牺牲本科成绩来报复老师,用不学这一科目来发泄不满。由此看来老师的德才水平对孩子的学习态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何调整孩子心态,建议家长:在家中多多夸奖老师,推崇每一位老师 ,当孩子表达对老师不满时,要提醒孩子人无完人,引导孩子多想老师好的一面,一定努力化解掉孩子心中负面的东西。让孩子总是保持对老师的敬佩之情,并把这种感情转化为学习的动力。
2、家庭关系不和谐,学习环境恶劣,造成孩子不好的心态,影响孩子学习。
父母经常吵架,或者孩子得不到父爱和母爱,这样日复一日,孩子慢慢就对家长产生了不满。如果这个时候家长对孩子提出学习的各种要求,孩子会借机对家长进行报复,用“就是不学,气死你”的态度发泄自己的不满情绪。还有部分家庭门庭若市,家里整日熙熙攘攘,来客不断,糟糕的环境导致孩子心气浮躁,学不下去。
3、要设法让孩子品尝到学习的乐趣,用快乐作为学习的动力。打造孩子学习的快乐心态。
我们经常看到一种现象,孩子玩起游戏来可以通宵达旦,其原因无非是他品尝到里面的快乐。这里有两个问题,第一孩子想玩,是因为他得到过快乐。第二玩得过程中确实得到了快乐。孩子学习为什么做不到如此呢?
看一下原因:第一孩子不想学,是因为他没有得到过快乐。他认为学习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这是因为孩子刚开始学习时家长强迫孩子学习造成的后果。例如:一个上一年级的孩子,他玩得正尽兴时,家长突然说:“作业做完了吗?”孩子回答还没有,家长于是就责骂,并强迫孩子马上做。我们看这里出现了孩子心理的巨大落差,一个简单的孩子游戏,他是在活动中完成的,并且这种活动非常适合孩子好动的心理特点。并且孩子在活动中品尝到了快乐,这个时候如果家长突然让孩子进入学习状态,就需要孩子不仅马上进入静态,还要面对相对枯燥的知识,这个时候孩子很容易感到学习是很苦的一件事情,因为没有了刚才的快乐。
碰到这种情况建议家长:一定要在孩子平静时对孩子提出学习要求,意思是说在孩子没有快乐心态的时候。
因此我们一开始就要解决孩子想学的问题,这就是孩子接触学习这项活动的时候一定要让他感到快乐,紧接着就是让孩子持续地品尝学习中的快乐。让孩子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有乐趣,能享受到快乐,可以从下面两点做起:
①、对孩子针对性训练,让他做一些非常容易的题目,保证他完全做正确,这样来满足他的成功欲。最后的目的是让孩子品尝学习本身带给他的乐趣。
②、孩子取得成绩后,不管大小,父母和周围的老师、亲朋好友一定要对孩子进行认可和欣赏,这样也能使孩子产生很大的快乐。
我们为什么总是谈论快乐,因为人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总想逃离痛苦,追求快乐。刻苦学习的现象其实是不存在的,我们经常看到有人通宵达旦、废寝忘食地学习,就说这个人学习很刻苦,其实这是误会,他本人一点也不苦,反而很快乐。因为没有快乐,一个人不会长时间的坚持做一件事情。
4、孩子的学习状态很多时候都是心态决定的。
我们看一个案例:有一个上初二年级的学生家长找到我,说他女儿在初一年级一次考试当中考了个班里第一名。第二次考试在班里是第五名。其实成绩的稍微上下浮动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情,可孩子不懂这个道理,所以她的压力与日俱增,每每考试紧张、焦虑,结果成绩一落再落,最后下滑到班里二十四名。见到我后,我问孩子:“你知道你成绩下滑的原因吗?”孩子回答:“我每次考试的时候特别紧张,夜里经常睡不好觉。”我说:“你看多好,原因不是找到了吗?考试时候紧张是因为你总想考到第一名。”接下来我问她:“你们班第二十名的孩子你和他熟悉吗?”孩子说:“非常熟悉,也是一位女生。”我就问她:“你和她主科做一下比较,看看她哪一科比你成绩好?”她想了一会儿,说:“她哪一科都不如我成绩好。”我说:“下次考试能不能超过她,你考到二十名,就是成功。”她疑惑的问:“二十名就是成功吗?”我说:“对,二十名就是成功。”结果她放下了第一名的包袱,在后面的一次考试中考了个十七名。她激动地给我打电话告诉结果。我们看这里有一个问题,如果不定一个二十名目标,她就是考到十五名也不会满足,这就是“心态”的问题。我用同样的方法一点一点调整这个孩子的状态,最后她的成绩进入了班内前三名。
要想解决孩子的学习动力问题,让孩子喜欢上学习,需要解决的问题固然很多,但主要问题还是我们谈得“心态”问题。老师的德才、家长的德才对孩子有了感召力,孩子就会产生良好的“心态”。同时在学习过程中满足孩子的成功欲望,让孩子不仅感到学习本身的乐趣,还要接受到老师、父母、亲朋好友认可带来的快乐。这样就会保持孩子快乐的“心态”。我们这样做的最终目的就是使让孩子享受学习带来的快乐,并让这种快乐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心态”,最后让它转化成孩子持之以恒的学习动力。
文章为作者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