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地无银三百两举例
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好词好句?
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好词好句?
此地无银三百两——不打自招;自己哄自己;自欺欺人
【释义】
原指还没有用刑;就自己招供了。现比喻无意中透露了自己的过失或心计。
此地无银三百两人物解析?
此地无银三百两,说的是一个财主,把三百两银子埋在地上,怕别人偷,才写上此地无银三百两……
此地无银三百两歌曲原唱?
原唱:麻雀。
这首歌是麻雀音乐人的《此地无银三百两》。
这首《此地无银三百两》,整首歌曲轻快活泼,不似常见的悲伤抒情,没有因暗恋的苦涩与不能言说的无奈而强说愁。反而将这种微妙情愫下的感情用欢快的语调表达,也为主人公接下来的勇敢追爱而歌颂。
银冬瓜真实故事?
此地无银三百两,说的是一富人为了防盗,把白银埋在地下,还特意竖块牌子,告诉别人这里没有白银。结果邻人王二偷走白银,然后在牌子上留下几个字,隔壁王二不曾偷。
这只是个民间故事,却道出了古人的烦恼,银子多了藏在哪里好呢?古代的钱庄可不是银行,保管白银是要收费的,所以古人很少把白银存在钱庄里,埋到地下才是最保险的方法。
宋朝时,白银并不是民间流通的主要货币,普通人平时用铜钱和纸钞,赚到白银往往喜欢藏起来。在宋人的笔记小说里,记载了很多窖藏白银的事情。
福州一位姓余的宰相,将白银每百锭为一窖,深埋地下。贝州李忠把家中所有白银藏在自家住宅的东窗壁内。还有京师杜生把一百多两白银藏在门槛下面。还有各种稀奇古怪的藏银方式,不一而足。
更有机灵的主人,把银两和贵重珠宝深藏于地下,掩埋并填上一半的坑后,再放上几箱一般的财物。这样盗贼即使发现藏宝坑,也会以为自己得手,没想到真正的宝物藏在更深的地底。这种双层藏宝法跟老电影《地雷战》里的真假雷颇为相似,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
有钱人还有更好的藏银办法,把白银铸成整块的银冬瓜甚至大银缸,再埋到地下。这样即使被小偷找到也搬不走,动静太大,不可能不引起主人的注意。这种方法直到民国,仍然被很多地主老财使用,包括著名的晋商。
埋银是件非常机密的事情,有时连老婆孩子都不能告诉,万一老主人突然去世,埋银便无人知晓。房子几年、几十年后又可能会被卖掉,这样一来,新主人翻修或重建时,没准就会发现老主人留下的宝藏。
据说苏轼年轻时,在金山寺借住读书。他听说自己住的这间房以前曾是有钱人家的府第,便在闲极无聊时乱挖一通,果然在床底下发现一大瓮的白银。
不过,苏大才子岂是贪图小利之人,只把此事看作是一个好兆头,白银一两也没有取,重新封好后又埋了回去。等高中进士后,苏轼才让家人把这瓮银两挖出来交给金山寺。
如果说苏轼挖到白银只是个传说,那么,大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里记录了一个完全真实的故事。左丞张文孝在洛阳看中了一处宅第,谈好价钱后,对方却要求加一笔“掘钱”,而且还数目不小。
见张文孝不明所以,对方说洛阳人喜欢窖藏财宝,许多老屋的地下都埋着不知哪任前主人的宝物,这间宅第便是其中之一,这才要收“掘钱”。
张文孝没办法只好如数交上,等到翻修老宅时,果然挖出一个石匣,里面有数百两黄金,差不然等于买宅第的价格,再加上“掘钱”也绰绰有余,张文孝等于白赚一套上等的宅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