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对科研工作者意味着什么
参与科研工作对保研有用吗?
参与科研工作对保研有用吗?
科研业绩还是有用的,但是最关键的还是你先要拿到保研名额。
先来说说保研难度
目前来看,绝大多数名校都还是非常喜欢保研的学生,甚至都会划分50%的名额给保研。但是保研的学生是有限的,选择也非常多。因此我看到学生中,只要拿到保研名额,基本都是去985级别的高校,难度也并不大。因为大多都会去试试好几所学校,至少有个可以保底的。
保研看什么呢?
我记得当初我保研的时候手握了几篇论文,有核心也有EI,有竞赛,也有科研课题。所以我本科基本上把所有能做的工作都干了,因为我的目标就是保研。一起竞争的人呢?其实我看到的人中,大部分都是有论文的,哪怕是水一点的会议论文。哪怕是C9级别的高校,手里有好论文的本科生并不多,因为你需要去比较好的课题组才有机会发高级别的论文,普通学生做个SRTP、省创国创就很不错了,多数也只是发篇会议论文来结题。这时候如果你有比较好的核心或者EI/SCI,那你就非常突出了。
科研经历重要么?
保研的话如果你去读博士,那么科研业绩还是非常关键的,因为博士就是做科研。但是如果是去保研硕士,那么就要看情况了。因为很多专业性的硕士其实并不做科研,大多是第一年上上课,然后干点小活就毕业了。所有不同的老师对硕士的要求不太一样。当然对于保研来看,有论文总比没有论文好,有科研经历总比没有科研经历好。其实我还挺推荐你试试打算保研的高校,找个目标课题组干点杂活的。因为每个课题组都是需要有人做基础工作,但是人手常常会不够,你如果本科就能去好的课题组参与一下,甚至结束后可以找老师要一封本专业的推荐信,这对你保研都是非常有利的。面试的时候也可以说我有过XX的科研经历,也算是比较亮眼的。
因为这东西就是比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sci课题是什么意思?
Sci课题的意思是需要发表SCI论文的课题。一般来说,不同水平的课题对于结题时需要发表的文章水平要求是不同的。
高水平的课题一般会要求发表高水平的文章,而sci文章就是衡量论文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要求发表sci文章的课题就是sci课题。
发表SCI论文为撒要英文,这会不会降低中文在科技领域的传播?
首先,SCI本身就是一个基于英文的论文数据库,不仅没有中文,也没有日文、韩文。不是说SCI不收录这些国家的期刊,而是要求论文或者摘要等信息必须翻译成英文。也就是说,即便有中国的期刊被SCI收录,SCI也只收录英文版。
一个科学家,想让自己的研究成果被世人了解,他必须找到一个舞台来展示,而这个舞台观众越多越好。SCI就是这样的舞台,一旦你的论文被SCI收录,就会得到全世界的认可。
实际上,SCI也不是学术界唯一的舞台。国外的还有EI(工程论文索引)、AampHC(艺术和人文引文索引)I、S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ISTP(科技会议录索引)、ISSHP(社会科学和人文会议录索引);国内的则有北大中文核心、南大中文核心CSSCI、中国科技论文统计员ISTIC,以及CSCD、CHSSCD等。
不过,实事求是地讲,SCI是做得最好的,也是认可度最高的舞台。这一方面是因为他们起步早,另一方面也是其在质量把控和营销方面做得更好,至少他们在中国的营销是相当成功的。通过这么多年的积累,SCI也已经成为了一个巨大的知识宝库。
然而,这个宝库和舞台的钥匙在美国人手里。话语权也在美国人手里,这就是SCI为什么只用英语的原因。而SCI这个舞台上,你不会说英语,就不让你上台,这样就倒逼所有科技工作者,必须用英语作为科学知识的载体。而中文,从来都没有作为国际科技传播的工具,更别谈降低二字了。
这样的局面对中国科研工作者来说,当然是不利的,为了发表SCI论文,我们必须学英语,还要形成英语的思维方式,这会耗费我们大量的时间。因此,目前国内也在推动“去SCI”运动,评院士都必须要发表中文顶级期刊论文。中国也在逐步建立以中文为载体的知识宝库,也许未来,会有很多研究领域使用中文来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