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导和栽培什么意思 古代农学体系?

[更新]
·
·
分类:行业
2718 阅读

教导和栽培什么意思

古代农学体系?

古代农学体系?

《周礼·东官考工记》:“天有时,四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中华先民认识自然、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巧夺天工,创造出光华灿烂的物质文明。
中国“文明古国”之称,在很大程度上是以其独步世界的先进农业科学技术水平作为标志的。早在大约公元前五六千年前,我国的黄河、长江流域就已出现农耕作业。到了西周时期,以农为主、以畜牧业为辅的生产格局已经形成。历来统治者都非常重视农业生产,因此我国很早就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农学体系。
《周易·系辞》:“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此处“神农”之“神”,其意为“治理”,文献学家张舜徽因此将“神农”解释为“治田”。《孟子·梁惠王上》:“烈山泽而焚之。”大规模的开垦田地,首先需以燃烧之法除去杂草等物,所以“神农氏”又称“烈山氏”。“耜”,指尖锐状的木铲,“耒”则是木铲上端便于掌握的木把。
《管子·海王》:“耕者必有一耒,一耜,一铫。”铜、铁运用到农具上,木制的“耜”便成了金属制的“铫”,从工具的角度反映了当时农业生产的技术水平。秦汉以后.将耕地与播种两道工序一并完成的高效率工具“耧车”出现。耧车有牛牵引,车上既装备了耕地的犁,又装备盛种子的漏斗。随着耧车的前进,土地翻动,种子从漏斗中滑落入土。
从总体上看,中国古代农业科学技术的特点是循环利用,低能消耗;以种植业为主,多种经营,综合发展;用养结合,使地力常新;集约耕作,提高土地利用率。在培养农作物及家畜家禽良种、改良农具、兴修水利工程等方面,都取得了领先世界的成就。
中国农业以精耕细作为主要特色。土地为种植业之本,中华先民很早就注意到“土宜”对丰产的关键意义。成书于战国的《禹贡》,便区分各地土质为“黄壤”、“涂泥”、“海滨广斥”等诸种类型。《管子》更将九州土壤依肥沃程度定为上、中、下三级十八种,因土制宜,分别种植各类作物。区别土质,目的在改良土壤。
对于盐碱不毛之地,战国时代的人们已发明引水灌溉、洗去盐碱的改土良方。春秋时人们便区分土质,或作“不易之地”(连续耕作),或作“一易之地”(耕一闲一),或作“再易之地”(耕一闲二)。到了汉代,为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赵过发明“代田法”,即田亩的垄沟与垄背每年互换位置,既充分发挥了地力,又使其获得周期性的恢复。“锄不厌数”,既除草,又保墒;水稻“烤田”,促使稻根向纵深发展;棉花整枝打杈,阻其疯长,以增加棉铃数量;合理施肥,“用粪如用药”等等。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最早的果树原产地之一,北方的桃、李、柿、枣,南方的柑橘、荔枝等,都是传统名产。桃在我国已有三千年栽培历史,《诗经》中便有“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诗句,描绘桃树的繁茂。大约在汉代,桃由我国西北经中亚传人伊朗,继而传到欧洲各国。
十九世纪后半期,日本、美国又从我国引种水蜜桃和蟠桃。柑橘类果树有许多种类,以甜橙、橘、柚和柠檬最重要。除柠檬外,其他三种均原产于我国。柑橘在我国生产历史十分久远,屈原的一曲《橘颂》,表明春秋战国时代柑橘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常见的水果佳品。
在我国文化典籍中,专门的农书三百余种。其中,《汜胜之书》、《齐民要术》、《农书》、《农政全书》被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农书,代表了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所达到的水平。
《汜胜之书》是目前留传下来最早的农书。汜胜之在汉成帝时官拜议郎,曾在包括整个关中平原地区推广农业,教导种植小麦,许多热心于农业生产的人都前来向他请教,关中地区的农业因此取得了丰收。
正是在总结农业生产经验的基础上,汜胜之写成了农书十八篇,这就是《汜胜之书》。该书总结了我国北方地区主要是关中地区的耕作经验,提出了农业生产六环节理论,即及时耕作、改良和利用地力、施肥、灌溉、及时除草、及时收获六个环节,并对每一个环节都作了具体的说明。
《齐民要术》是现今完整保存下来的最古的农书,作者是北魏的贾思勰,曾担任过青州高阳(今山东临淄县)太守。为了写成此书,他不仅阅读了大量的文献,而且亲自向老农请教,在《齐民要术》中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农学体系,并以实用为特点对农学类目做出了合理的划分。
《齐民要术》堪称是一部农业巨著,精辟透彻地论述了黄河中下游旱地农业生产关键的技术问题,规范了耕、耙、耱等基本耕作措施。对动植物养殖技术和农产品加工、酿造、烹调、贮藏也都有详细的论述。作为一部农学百科全书,《齐民要术》不仅奠定了我国农学发展的基础,在世界农业科学发展史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历史上著名的农书有两个版本:
一是宋高宗时,世居扬州、靠种药治圃为生的全真派道徒陈旉写成的《农书》,是现存最早论述南方水稻区域的农业技术与经营之书。
二是元代的王祯所著的《农书》。他曾在安徽、江西两地任过县尹,极为重视农业生产,搜罗了历代农书进行研究,并且经常注意观察各地农事操作和农业机具。
王祯的《农书》综合了黄河流域旱地耕作和江南水田耕作两方面的生产经验,全面系统地解释了广义农业生产所包括的内容和范围,在中国农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农政全书》的作者是明末杰出的科学家徐光启,他从小对农业技术就很有兴趣,在博取功名的漫长时间里,深感陆王心学祸国害民,因而竭力主张经世致用,后成为明末清初学术界实学思潮的一位有力推动者。
徐光启几度宦海沉浮,他利用在家守制、赋闲的时间,在北京、天津和上海等地设置试验田,亲自进行各种农业技术试验。晚年辞官回家,潜心编写《农政全书》,至死方初步编就。全书共六十卷、五十多万字,主要包括农政思想和农业技术两大方面。
具体内容分为农本、田制、农事、水利、农器、树艺、蚕桑、种植、收养、制造和家政等项,不仅对我国古代的农学成就做了系统总结,而且提出了许多新的思想,受到同代和近代学者较高的评价:“引先生独得之言,则皆令人拍案叫绝。”(刘献廷:《广阳杂记》)

教育一词的来历?

好像并没有严格的历史考究,学生最基本的涵义是学会“生”活,学习“生”疏的东西。在历史中学生多作“学者”如:古之学者必有师,还有“弟子”如: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桃李”也做学生解他却源自历史文献:春秋时期,魏国大臣子质学富五车,知识广博。他因为得罪了魏文侯,就跑到北方一旧相识家里躲避。这位朋友的家境并不富裕,子质不愿给朋友加重生活负担,便想开个学馆,收一些学生教读,借以糊口。朋友很支持他,就腾出两间空房作为教室,子质所收的学生不分贫富,只要愿学的都可以拜他为师,一视同仁。 这个学馆里有一棵桃树,一棵李子树。凡是来上学的学生都跪在桃李树下认先生。子质指着已结果的两棵树教导学生们说:“你们都要刻苦学习,要像这两栖 棵树一样开花结果。只有学问高,才能为国家做出一番大事业。 为了把学生教育成有用人才,子质认真教学。在他的严格管教下,学生们都发奋读书,学到了不少真本领。后来,这些学生先后成才,成了国家的栋梁。他们为了感念子质先生的教诲,都在自己住处亲手栽种桃树和李子树。 子质到各国游历时,碰到了在各国当官的学生,并看到了学生栽的这两种树,便自豪地说:“我的学生真是桃李满天下啊!一个个都很有作为!”从此,当先生(老师)的就以“桃李”代黎学生,并把学生多称作“桃李满天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