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寒假是怎么过的 2021年寒假的时大学生应如何利用这段时间?

[更新]
·
·
分类:行业
1121 阅读

大学生寒假是怎么过的

2021年寒假的时大学生应如何利用这段时间?

2021年寒假的时大学生应如何利用这段时间?

2021年寒假时,大学生应该如何利用这段时间我的回答是,2021年寒假放假时,大学生应该合理的利用这段时间应该唉,好好学习,努力奋斗,应该把该做的事情都做好,应该吧,学习成绩趁着放寒假的时间好好的学一学大学生要趁着放假时间多学一点知识

2018年寒假即将过去,大学生如何总结寒假生活和迎接新学期挑战?

这看似是个短暂性问题,大学生如何总结寒假生活和迎接新学期挑战?我的答案是去了解自己,让青春不再迷茫。解开这个问题,至于具体到我要做什么,你将不再需要从别人口中得知。有把人生比作一张网的,还有歌这么唱的:生活像一团麻。大家都玩过走迷宫的游戏吧,高手如云一点不过分。如果迷宫图去其首位呢,你还能知道何去何从吗?所以,这是我对这个问题的长远性观念。
我们尤其像深处迷宫图中的小球,只是这场真实的人生迷宫游戏中,我们不再有上帝的视角。我们看不到在不同选择下,我们的结局又会是怎么样。索性,我们不再是找到那个既定出口,而是只要我们愿意我们将拥有无限的可能。也没有比我们双脚更远的路,除了自己谁也无法带我们走完这张迷宫图。我们可以远比这个小球幸运的多,因为它的运行轨道是标准的,偏离了就失败了。而我们绝大多数的障碍都是自己不实的感觉,心理障碍过了,眼前的问题也将不复存在。也就是,我们的路径以及成为什么样的人取决于我们自己。可我们又偏偏把自己走丢了,还不及小球能按部就班到终点。沉浸在情绪之争或者自我舒适区中得过且过,直到我们的勇气消耗殆尽。
迷宫各分支路,好比我们种种际遇。你了解你现有的走过的路吗?你了解自己吗?你知道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吗?你知道你走过的路对你之所以成为现在的你影响有多大吗?而你是否想过这对你将成为什么样的人有多重要?
我举个例子,如果你眼看老师和家长或和同学因冲突即将相互大打出手(如果工作了的你,面对领导与客户或者是与其他同事因意见不合而一触即发),你会是什么表现?有的人面对这个场面会不适,或者是觉得他人需要更多争吵空间而选择远离;有的人会毫不犹豫上前进行劝阻,将情绪激动的两个人剥离,哪怕隔在中间挨点拳脚;有的自视为勇敢的人,觉得自己面对不公或者是面对欺凌会站出来,事后又痛恨自己不够勇敢;有的人只是冷漠围观的看客... ...你是哪一类,或是同时拥有其中几项属性。如果你不是那个挺身而出的劝谏者,也别太自责。但是你真的该知道你为什么是这样的原因。
这种感觉类似于你小时候面对父母间或者父母与其他亲人的冲突。原因恐怕也会令你不可思议,你怕你的所作所为只会让事情更糟糕,事后甚至是当前就可能给自己招致指责和麻烦。就像小时候劝谏父母,我们得到的是被迁怒:“大人的事,轮得到你小孩管吗?做你的作业去... ...” 小时候那种觉得可怕躲开了的行为会让我们不自觉远离诸如此类的感觉。还有觉得自己是多管闲事了,自己好像没有资格参与其中,我自己都是不重要的存在他们怎么会听我的,我的作为是徒劳的,我别添乱了等等这些受挫感都上来了。这种感觉告诉自己别凑太近,他们可能根本不需要你多管闲事,你只要做好自己本职工作就行了。
还有部分的原因是这毕竟不是我的事,我没有冲在最前面的必要。这不是我造成的,我不需要对这个结果负责。这个原因如此自私、冷漠,早已将自己置身事外。如果是有这样的想法,是不是我们的父母就是这样的处事标准呢?
被娇生惯养的孩子,遇到点问题就会觉得都是别人的责任而不会自省,什么时候都觉得自己才是那个需要保护的受害者。要求对家长言听计从的孩子,到社会后对别人的依附感会很重,不太能勇敢表达自我主张,明明不想答应的可就是不会拒绝,这也是自我界限意识模糊的表现,在小时候他就没有做过自己。家庭条件不好的孩子,与之对视中总能在他眼中找到不自信的闪躲。他无法跟出身条件好的孩子平静接触。就像他目睹了他父母不肯接近有钱但是不友善的亲戚,甚至父母让他相信平穷是抬不起头可耻的,可他不知道那只是继承了他父母的不自信等等。
原来我们的父母对我们成为现在的我如此重要,我们每走一步可能都有他们的影子。如果你觉得这些走过的路不足以说明什么。那我再举例,当今环境如果一个男人留长发穿穿长裙,世俗都会觉得他是个异类。即便他穿的是汉服挽着规整的发髻,也会被怒刷回头率。如果在古代有割袍断义,这可能无法证明衣服如何如何。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更有曹操在麦田割发代首,足以说明头发对一个人有多重要了。时代不同,文化竟有如此大的差异。同样一个时代,我要是没出生在中国,还是西方,非洲呢?那我的价值观一定很现在相去甚远,这无可厚非吧。那么你发现了吗,价值的形成存在很多“被选择”,看似我们能全权主管掌控的人生可能很大程度被什么力量“操控”着。
我们从小被灌输的各种约定俗成的观念、信念、标准等,以此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价值观有多么重要?他是我们对人和事判定对错的标准,是我们宿舍决断间的思考基石,也是我们终将成为什么样的人生信条。当我觉得我可能是被形成、被选择的时候,我的一切观念都愿意或者是都需要重新思考。
听过吸引力定律吗?指思想集中某一领域的时候,跟这个领域相关的人、事、物就会被他吸引过来。就好像一个孕妇上街,她会发现好多人也都是做妈妈,怎么会有那么多孕妇,好像十个里面八个都是孕妇。都说看星爷的大话西游,十年前你觉得太搞笑了。现在觉得嬉笑中不乏人生感悟,错过就是永远失去。十年后再看却是痛哭流涕,不能自已。因为你人生经历不同,关注的重点都会不用。不管承不承认,我们会选择性关注我们想看的事物。同样一本书,不同的人来看,就是不同的理解。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我们之所以善于发现的正是我们关注的点,我们身边之所以发生的都是很我们相关的事。我们看到的其实就是我们选择性看到的样子,是我们心里的世界。这是我第一次感觉到心外无物,心外无事。
所以我们和这个世界的交互,先是被动地形成价值观和人生观(是有主动的成分在内,可主动思考的基石源自于成长过程中的环境,以及被灌以的各种约定俗成的观念、信念、标准等),然后我们将此作为人生信条,深信我们是对的。以此看待这个世界,根据吸引定律,我们觉得照镜子一般这个世界就是这样的。在自己狭隘的观点下,这个世界或者是某件具体的事被我们反复论证下彻底成为偏见。
以上那么多,只是在提醒各位,现在的你是真正的你吗?有多少成分是继承了原生家庭的处理问题的方式,又有多少是经过真诚的思考?如果你觉得生活不轻松,经常性很疲惫;觉得情绪经常性难以自控,很多没来由的脾气,事后又很后悔;觉得自己很迷茫,时常有空虚无力感。那就需要好好跟自己对话了。
如果你已有对象,你们相处过程中摩擦不断。如果你觉得你小时候得到的关爱温柔不够,ta应该对你呵护备至,倾听你的想法,觉得你最重要,把未曾得到的关爱都弥补上。可你发现事与愿违,ta恰恰是那个让你一次次痛苦不已,带给你创伤的人。你觉得如果他努力奋斗,积极进取,富有责任心,变现能力让自己获得足够的安全感,那么你也将愿意为他成为一个体贴温柔的人。同样如果你觉得她温柔体贴,乐观自立,理解包容你,让家变得井井有条明丽温馨,那么你也愿意为她在外面披荆斩棘闯出一番天地。这种有条件的爱,是基于对方做到了,你觉得自己也会做好自己的那一半。可是你怎么就知道他觉得他要做的那部分就是你期待他要做的那部分呢?要从对方身上找寻答案,你只会落空。你们的争端基本都是觉得自己不重要,对方不在意自己了,对方忽略了自己的感受,这点小事你都做不好,我还能指望你做什么?我对你要求过分吗,不就是...吗?你明明应该... ... 你把让生活变得更好的期望寄托于对方,然后一旦遇上不如意的事。那么会扯到你对目前的生活不满意,然后会新账旧账一起算。你有没有想过这样的做法,是你觉得对方有责任带你脱离你不满意的生活。也就是对方要对你的生活负责,可最该对我们人生负责的正是我们自己啊。我们把这个责任标绑在对方身上,一尘不变的生活,那就是对方没有做好。一旦认定对方是问题,我们往往心安理得认为自己是对的一方。或者说即便我没做好,我是你的行为导致的,总之我将不是那个该负责的人。扪心自问,是不是我们更痛恨不敢走出舒适区去改变的自己。是不是痛恨自己没有改变现状的能力。只是承认自己软弱是很难的,取而代之的相印的愤怒情绪,所以两个人之间愤怒争吵的时候想想吧。为什么要陷入无谓的情绪之争,自己明明非常有问题。想改变人生格局的方式只有一个,那就是对自己的人生负百分百的责任。我对我的生活有全责,让我们幸福是我不二责任,我有绝对的责任让你幸福。关于孩子,我们很好理解,我们希望孩子能过的轻松,我们不要我们的孩子因为成为了我的孩子而生活煎熬。那伴侣不是一个意思吗?我不要我的伴侣因为作为我的伴侣而备受苦恼,这是你喜闻乐见的吗?如果不是,你为什么正在这么做呢?
了解自己,让青春不迷茫。现在的你可能不是真正的你,找到自己为什么成为现在的自己的原因。然后接受自己,不管有多软弱和不堪,只有直面的问题才能得到解决。这个作为我们终生课题,真心和自己和解。
感觉这个话题被我聊沉重了,有机会再跟各位分享自己粗浅的看法。我希望各位大学学弟学妹们独立思考,不人云亦云。要忠于内心,不要害怕面对质疑,勇敢的做自己。写了2个小时,哈哈希望对你们有借鉴意义^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