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组织符合幼儿思维特点的活动 如何提高儿童的思维和心理行为能力?

[更新]
·
·
分类:行业
3946 阅读

如何组织符合幼儿思维特点的活动

如何提高儿童的思维和心理行为能力?

如何提高儿童的思维和心理行为能力?

谢邀!
我是一名语言障碍矫正师,从我的职业角度回答一下这个问题吧。
《孩子的语言出现障碍,如何做好心理疏导?做内心强大的自己》
对于语言障碍来说,可能是孩子在童年经过的一段不堪的时光,在这段时间里,孩子的私人社交圈子会变得不同,可能缺少更多的快乐,缺少更深入的内心交流,语言障碍被矫正后,心理康复能自愈么?父母如何做才能还给孩子童年的好奇和纯真吗?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是心理创伤愈合的最佳场地。同理,没有人可以替代父母,带给孩子心理上最大的支持。
语言障碍带给孩子沟通交流的不便,更因此身心受到创伤,最大的影响是个人教育的走向,那么在言语治疗后,语言能力得到完美矫正后,该如何弥补心理上的创伤呢?如何让孩子从语言障碍的阴影中走出,做内心强大的自己呢?
激活好奇,勇于自信
语言障碍带给孩子的不自信,会让孩子过分怀疑自己,否定自己,对于思维的认知阻碍重重,更缺乏创新的兴趣和爱好。
我们的教育总是告诉孩子一个标准答案就算结束了,这使得孩子的好奇心都被扼杀了,那么,他们长大以后如何成为创新人才?数学需要有标准答案,但是我们的诗歌、作文、电影、音乐、美术等为什么也必须使用一种框定的答案呢?
我觉得,我们不要再以那些所谓正确的答案限制孩子,让他们从此进入一个封闭的箱体。孩子们有很多想象、很多好奇,我们要激活他们的好奇。
因此,我们应该尊重孩子的思维,在小学的时候就应该让孩子知道:很多事情不止一个答案,哪怕你错了,也是发现了一个新的思考问题的角度。未来的优秀与创造,可能就在最初某个转换了角度的错误答案中。
自然生长、公平对待
孩子的内心里,需要的是一个被当做普通人对待的公平环境,刻意对待,只会在潜意识里提醒孩子,他曾经是一个“大舌头”、“口吃”、“兔唇”?我们在精神上、物质上没必要对他们区别对待。这样的得到才是最快乐的。人生中最好吃的饭是饿的时候吃的,最能获得快乐的东西是盼了很久后得到的。
寻找兴趣、心理代偿
兴趣永远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永远是探索的源动力,兴趣永远是最好心理医生。语言障碍带给孩子的心理负担,是很难轻易卸下的,特别是心理敏感的孩子,被嘲笑、打击后,缺乏对新事物探索的积极兴趣,而是处处小心翼翼的封闭自己,保护自己。不如从孩子的兴趣出发,为孩子找些可以转移、替代心理压力的事情做,只要获得某些事情的成功,心理创伤都会被给予代偿。
认可鼓励、赞赏表扬
语言障碍的孩子最需要的是被承认、被认可、被欣赏!
最有效的夸奖的话,是能够走进孩子的内心,打动他们,也感动你自己!
宝贝太棒了!你知道我有喜欢和你说话吗?——表扬认可
宝贝,这些儿歌,你读的比妈妈还要好!为你骄傲!——表扬能力
宝贝,你很努力啊!——表扬努力
宝贝,今天有没有交到新朋友?介绍给妈妈认识吗?——表扬主动性
宝贝,今天幼儿园老师夸奖你,诗歌朗诵很棒哦!——表扬欣赏
宝贝,这些绕口令尽管很难,但你一直没有放弃。——表扬坚毅
宝贝,你做事情的态度非常不错。——表扬态度
宝贝,昨天表现又进步了很多!——表扬细节
宝贝,这个方法真有新意!——表扬创意
宝贝,你和小伙伴们合作得真棒!——表扬合作精神
宝贝,这件事情你负责得很好!——表扬领导力
宝贝,这么难,你是怎么做到的,太难得了!——表扬勇气
宝贝,妈妈最相信你,你从没让我失望。——表扬信用
语言障碍的矫正,不只是让孩子正常讲话,更要让孩子从“心”开始。

小班孩子怎样和同伴相处?

你好我之前是幼师,我认为,一个活泼开朗、乐于与人相处的孩子容易受到同伴的欢迎和成人的喜爱,而且也容易适应新环境。然而,现在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他们因家庭缺少同龄伙伴,接触面较窄而产生了诸如自我中心、攻击性强、不合群等许多社会性方面的问题。要改变这种状况,作为小班的教师和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积极为孩子创设交往的机会,让孩子学会交往的技巧,这样孩子才会爱交往、会交往。
  
  一,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在一起玩是毫无意义的消磨时间。所以孩子想出去找朋友玩时,家长就会找出一些理由阻拦,有意无意地限制和减少孩子与同伴的交往。教师首先要与家长沟通,向家长讲明孩子们一起游戏的重要意义,让家长知道孩子们在游戏中可以学习合作、互助。建议家长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孩子,让孩子学会如何与他人共同生活;建议家长尽可能为孩子创造与外界接触的机会。如闲暇时多带孩子到公园、小区的绿地或亲戚朋友家去玩,鼓励孩子不断适应新环境,多与他人交往,多让孩子邀请伙伴来家里做客,多给孩子创造结交小伙伴的机会,千万不要因为嫌吵、怕乱、怕影响到自己的生活,拒绝让孩子的小伙伴到家里来玩,对做客的孩子要热情、温和,尽量为他们营造一个轻松和谐、自主自由的交往环境。同时也建议家长让自己的孩子到别人家做客。
  作为教师,在幼儿园里也要有意识地创设幼儿之间互相交流的机会,使孩子的交往面得到新的发展。幼儿之间的交往伙伴有一定的选择倾向,那些思维活跃、活泼开朗的幼儿常常能找到游戏伙伴。而那些不善表达、不善与人沟通的孩子往往游戏伙伴也很单调、贫乏。作为班级活动的组织者,教师在组织幼儿活动时,应参与幼儿活动,注意观察幼儿的行为,调节幼儿交往伙伴的对象,使幼儿在集体中喜欢与同伴交往,这样不但使他们与人交往的心理得到满足,更重要的是从别人那里得到了经验,促进了发展。如:在晨间的谈话活动中,鼓励孩子谈谈来自幼儿园之外的消息,不善言谈的南南带来了和妈妈去动物园的照片,教师马上拿给大家看,并且请她向小朋友介绍照片上的人和景物。区域活动时,除了幼儿自身游戏,选择伙伴以外,教师注意观察幼儿的游戏情况,适当人为地干预他们的活动,给孩子创造交往机会。幼儿彤彤抱着一个娃娃独自坐在角落里摆弄,教师就让活泼开朗的瑞瑞做她家的爸爸,这个角色游戏又重新开始了。
  
  二,小班的孩子,他们之间开始有了喜欢在一起游戏的兴趣,但在游戏中常常还会出现各自游戏、互不干扰的局面,或有互相攻击,争抢玩具的现象,这都是由于孩子年龄小,缺乏社会交往经验造成的。因此,让孩子们学会一些友好交往的技能是非常必要的首先,教师通过各种教学活动让幼儿知道礼貌待人,孩子与教师与同伴与家长之间见面能相互问好,告别时说再见,请求别人帮助时要说请,接受别人帮助后说谢谢,无意中碰到别人要说对不起,接受别人道歉时说没关系等等。
  其次,通过谈话活动,鼓励幼儿把自己的图书、玩具拿出来一起与朋友分享,跟小朋友和老师说一说自己喜欢看的动画片,和小朋友拉拉手,抱
  一抱表示友好,和小朋友协商游戏的玩法等。
  最后,培养幼儿自己解决问题、处理矛盾的能力。虽然小班孩子年龄小,但是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解决问题也有自己的方法。教师可以针对孩子在交往中可能出现的矛盾,向孩子提出一些问题。如:只有一个玩具,两个朋友都想玩,怎么办?小朋友打你时,应该怎么办?引导幼儿归纳总结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如两个人轮流玩或者两人一起玩等。另外,教师也要积极加入幼儿的活动,这也是让幼儿学会交往技能的良好途径。教师加入到幼儿的活动中,往往能带动幼儿的热情,激发他们交往的愿望。活动中,教师利用游戏角色身份,暗示某些小朋友怎样与同伴交往。比如幼儿阳阳很想加入涵涵他们游戏里,但不知怎么加入,呆呆地站在一旁,这时教师就要带着阳阳跟涵涵商量,让阳阳参加到游戏中,孩子们愉快地接纳了阳阳,开始了新的一轮游戏。
  
  三,孩子个体发展是不平衡的,让能力强的幼儿带动能力弱的幼儿,请性格开朗的孩子多和性格内向的孩子接触,让他们在交往中相互取长补短,互相影响。这样,他们的交往会更加开心。
 
  四,自我中心是小班幼儿思维的一个显著特征。由于自我中心的影响,幼儿的行为大多从利己的观点出发,这与现代社会要求相互合作、相互交流、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观是格格不入,严重影响了幼儿与同伴的交往,因此,我们帮助幼儿克服以自我为中心,发展利他行为。
  首先,教师利用文艺作品,对幼儿进行形象的教育。幼儿是通过观察和模仿来学习的,直观生动的形象容易为幼儿所接受。教师通过故事、儿歌、动画片等文艺作品中的正面形象来教育幼儿,同时,要求父母和本班教师做好幼儿表率作用。研究表明,成人间的和谐相处,愉快合作,这样就会有利于幼儿团结、友好等积极情感的培养。在交往中也易被人接受。
其次,幼儿的行为除了从父母、教师等成人那里学习模仿来的以外,绝大部分是从同伴那里学来的,他们通过同伴之间的交往,可以产生认知上的冲突。作为教师,积极鼓励交往较好的幼儿,是帮助幼儿获得交往信心的重要来源。
  最后,角色游戏也能帮助幼儿发展利他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