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学的目的使命的思考 作为大学生怎么践行创新与使命?

[更新]
·
·
分类:行业
1520 阅读

对大学的目的使命的思考

作为大学生怎么践行创新与使命?

作为大学生怎么践行创新与使命?

青年大学生在创新方面发挥自己的作用,需要做到:1、学好专业知识,打好参与创新的基础;2、要有科学的学习和思考方法,学会逆向思维;3、要学会站在巨人的肩上去突破创新;4、要有持续学习和钻研的精神。
大学生是未来的建设者,他们的创新能力将直接影响祖国的建设事业,提升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意义重大,大学生要发挥自己在创新方面的作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学好专业知识,打好参与创新的基础
创新的前提是要有足够的专业基础做支撑,缺乏基础是谈不了创新的,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真正优秀的创新成果一定是有科技含量的,如果大学生对技术本身一无所知,谈创新是毫无意义的。所以,学好专业知识是第一步,在学的过程中再参与创新。
2、要有科学的学习和思考方法,学会逆向思维
大学生要在创新方面发挥作用,还需要尽早培养科学的学习和思考方法,但具体的方法又是因人而异,但不变的是大学生需要把全部的热情和兴趣放到创新思考上,要坚信自己的思路,但也不能盲目和过于执着,关键的时刻还要学会逆向思维。
从不同的视角去找到问题的障碍,甚至有时候需要凭直觉也能发现问题,但这些方法都是需要自己去总结和整理,自己去摸索其中的奥秘,可以说这是不可以言传的方法,但一定是有科学规律的。
3、要学会站在巨人的肩上去突破创新
大学生要实现创新并不是指全部都要依靠自己去突破,去寻找全新的方法,而是在总结前人的经验和知识的基础上去突破,尤其是前人在攻克难题方面的教训,认识越深刻,自己成功的可能性就会越大,那些教学都是前人耗费了大量精力得来的,一个善于总结前人经验的人是可以少走很多弯路的。
站在巨人的肩上去实现创新不代表是抄袭和重复,而是完善与创新,是很多伟大发明创造的必经之路。
4、要有持续学习和钻研的精神
知识日新月异,科技发展更是瞬息万变,大学生要想实现持续创新,就必须要有持续学习的精神,不停地去更新自己的知识,通过阅读,科研,查阅资料,学术交流等手段去更新自己的知识,始终让自己站在专业前沿的位置,这样才有可能在创新中发挥出作用。

高中学校的培养目标是什么?

我国高中教育所处的特殊地位和肩负的多重使命决定其不能再固守“单一”或“双重”任务,而应该以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为落脚点,构建一种整体性、复合化的任务观。比如,当前我国学者提出的“大学准备、职业准备和社会生活准备”三位一体的定位,就是一条可资借鉴的思路。
“高中教育既要强调共同基础,又要兼顾学生个性发展;既是终止性的,又是准备性的;既是基础教育,又是非义务教育。作为多个矛盾使命的结合体,其任务就是承认不同并在各种不同中寻找平衡,通过提供多样化的教育为学生走向不同作准备”。
1.高中的任务应该有三,一是完成普通教育,二是造就健全国民,三是帮助学生完成初次选择。
2.而这一任务的实现仍然从根本上有赖于我国新式高中教育结构体系的改革,“根据办活高中阶段教育的原则,高中阶段教育应该是一个入口多元、出口多元,内部普职融通、与高等教育密切衔接、体制灵活的‘立交桥式的教育体系,在这个体系内学生具有充分的可选择性,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教育资源,最大限度地实现学生的自主选择。”
3.依据这一思路,相信我国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具有综合性特色的普通高中的诞生。
作为高中教育性质和任务的具体化,高中培养目标的设定与表述也逐渐由大学预备、职业选择等外在工具性视角转向个体发展需求的内在视角,而且逐渐由笼统的共性要求走向具体的个性要求。正如有学者所言,“讨论高中教育的定位问题,主要不是看大学希望准备什么,而是从培养人这个角度,看学生在成人以前应该得到什么。”
4.显然,对不同的学生来说,这种要求总是会有差异,而这也正是高中培养目标要有层次性的特征所在。
从国际高中课程改革趋势来看,一种综合化、个性化、创新性的目标正日益成为各国的普遍追求。具体而言,“高中课程越来越注重超越将高中教育工具化的倾向,融合文化教育与职业训练,为学生的完满发展奠定基础”,“强调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养成,强调高中生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统一与融合。”
5.未来高中阶段的教育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为学生进一步获取知识才能并获得终身的发展创造条件。为此,高中教育改革要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奉献于职业与公民生活的责任感,要有助于其知识技能和道德情感的全面发展。值得欣慰的是,这些趋向部分地已经成为当前我国高中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