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基础知识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五个阶段特点?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五个阶段特点?
。1.实验探索阶段(1981-1986年)
1981年,第三届世界计算机教育大会在瑞士洛桑召开。会上,前苏联学者伊尔绍夫作了关于 "计算机编程是第二文化 ",引起了与会者的极大反响。我们国家派了一个代表团参加这个会议,回来后我们向教育部汇报和研究了世界计算机教育的情况。在华夏基金会的支持下,全国5所大学附属中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复旦大学)以高中选修课的形式开展了计算机课程实验。由于条件的限制和伊尔绍夫 s报告,当时的教学内容主要是编程语言。
1983年,教育部举办了 "全国中学计算机实验会议。在实验的基础上,1984年制定并出版了高中计算机选修课《《中学电子计算机选修课教学纲要(试行)》》。其中规定计算机选修课的教学目的和内容是:
了解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及其对人类的影响。
掌握基本的BASIC语言,具备在计算机上阅读、编写程序和调试的能力。
初步培养逻辑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课时40~60小时,保证计算机操作需要三分之一的课时。
这次会议后,在一些大中城市普及了计算机教育。比如北京,在几十所中学设立了机房,编写了教材,在重点学校进行了计算机教学实验。
2.稳定发展阶段(1986~1991年)
1986年,国家教委举办了 "第三届全国中学计算机教育会议在福州。受 "工具理论与实践1985年在美国召开的第四届世界计算机教育会议,这次会议修改了1983年的大纲,并于1987年10月28日被授予《普遍中学电子计算机选修课教学大纲(试用)》。教学大纲中增加了三种应用软件(文字处理、数据库和电子表格)的教学内容,课程目的也相应地包括了计算机的应用。
现阶段,各省和大中城市都扩大了实验规模。比如北京在市区所有中学都开设了计算机课程,郊区也开展了计算机教育,并试点了统一考试。
3.积极发展阶段(1991~1997年)
1991年10月,国家教育委员会召开了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第四届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工作会议会上,济南市教委副主任柳斌作了总结报告。这次会议是我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工作者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国家教委非常重视中小学计算机教育,成立了 "中小学计算机教育领导小组并发布了关于 "关于加强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若干意见。全社会也开始关注计算机普及教育。
根据这次会议的精神,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与研究中心于1991年开始起草《中小学计算机课程纲要》。修订,1994年10月正式发布。《纲要》对中小学计算机课程的地位、性质、目的和内容都有详细要求,首次提出计算机课程将在中小学逐步成为一门知识与技能相结合的独立基础科学。
新大纲规定,中小学计算机课程包括五个模块:
计算机基础知识
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使用
几种常用计算机软件介绍
程序设计语言
计算机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同时,《中小教育工作者“计算机培训”指导纲要》奖的颁发,从行政和法律上把教师普及计算机提上了日程。
1996年9月,国家教委授予《中小学计算机教育软件规划(1998~2000)》,进一步推动了计算机教育的发展。
4.全面提升阶段(1997~2000年)
从1991年到1997年,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硬件CPU从16位发展到32位。第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已经到了广泛应用的阶段。第三,开发图形界面操作系统及其相应的应用软件。形势要求,指导意见要在保留原大纲一些稳定的、基本的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调整和修改。 "国家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起草了《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修订稿)》,主要是增加图形操作界面、网络通信、多媒体和常用工具和软件。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议,于1997年10月由国家教委正式发布。
新修订草案进一步明确了中小学计算机课程的地位、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还规定了小学、初中、高中的教学目的和内容。小学包括5个模块,中学有10个模块,分为基础模块和基础课程三大类。
基本模块包括:
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
微型计算机操作系统的操作和使用
汉字输入与西文文字处理
基础课程选择模块:
数据处理和数据库管理系统
试算表
LOOG绘图
多媒体基础知识和多媒体软件的应用
互联网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
学习选择模块:
常用工具和软件的使用
初步程序设计。
5.普及阶段(2000年~)
2000年10月,第五次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教育部部长亲自作了主题发言。面对世界形势,提出了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宏伟规划。会上分发了三份文件,主要涉及三个方面: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教学管理信息化和以 "校际交流与合作,这是我国中小学信息教育发展的新里程碑。
对于信息技术课程,一是将计算机教育提升为信息技术教育,二是将该课程作为初高中必修课。也就是说,从2001年开始,高中成为必修课,从2003年开始,大部分初中成为必修课。信息技术教育从2005年开始在大中城市的小学普及。
2000年11月,教育部授予《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新的指导大纲更名为课程 "信息技术与应用修订和补充了小学、初中和高中的教学目标和内容,特别增加了模块 "网络及其应用。
信息技术教师资格证考什么科目?
教师资格考试内容:
①幼儿园教师资格证考试笔试科目:综合素质、教学保障知识和能力。
②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科目:综合素质、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3)初中、高中教师资格考试笔试科目:综合素质;教育知识和能力;学科知识和教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