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简易答题模板 在诗歌赏析中,我区分不出白描手法,如何辨别呢?白描手法的答题格式是什么?

[更新]
·
·
分类:行业
4526 阅读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简易答题模板

在诗歌赏析中,我区分不出白描手法,如何辨别呢?白描手法的答题格式是什么?

在诗歌赏析中,我区分不出白描手法,如何辨别呢?白描手法的答题格式是什么?

白描本是中国画技的一种,一般用墨线粗线条勾勒,不着颜色,移用到文学创作上,“白描”作为一种表现方法,是指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简洁明了地刻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的一种描写手法。白描手法一般不用形容词和修饰语,也不用精雕细琢和层层渲染,更不用曲笔或衬托,而是用最简洁明快的语言、朴素平易的文字、准确有力的笔触,干净利落地描绘事物或情景,表现诗人的感受。采用白描手法写的诗歌,看似平淡,细细品味,却意味深长。如孟浩然《春晓》、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都惜墨如金,分别粗线条地勾勒出春天的景象和诗人归隐田园的情景。
在诗歌赏析中,需要区分白描与工笔两种比较相似的手法。与“白描”常用最简练的笔墨粗线条地描绘鲜明的形象不同,工笔是对事物注重局部细节描写,对之进行精雕细刻、浓墨重彩的描写。如王维的《待储光羲不至》:“重门朝已启,起坐听车声。要欲闻清佩,方将出户迎。晚钟鸣上苑,疏雨过春城。了自不相顾,临堂空复情。”诗人紧扣题目中的“待”字,描写了诗人等待客人到来的种种情景:清早启门待客来,但坐立不安,时坐时起。接着又描写听觉上的幻境,然后又通过景物描写(晚钟鸣上苑、疏雨过春城),从早到晚,友人还是没有来,而是自己多情(空复情)。在诗中,诗人通过一系列的细节描写(动作、神态、心理、景物),表达了盼望好友到来的急切心情以及好友未至的怅惘心情。
白描手法的一般答题格式是:先说明要求分析的诗歌哪些诗句运用了白描手法,结合诗句本身的含义说明描绘了什么样的情景或形象,表现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例如:分析元代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作者采用极其简练的白描手法,以多种景物并置,勾勒出一幅凄凉动人的秋郊夕照游子远行图。前三句十八个字中,全由名词性词组构成,从由下及上的藤缠树、树上的栖鸦,到由近及远的小桥、桥下流水、水边住家,再到古驿道、道上西风瘦马,一共列出九种景物,无一动词,言简而意丰,描绘出秋郊黄昏萧瑟凄凉的画面,从中透出令人哀愁的情调。整首小令刻画了一个骑着瘦马在西风残照的古道上艰难跋涉的游子形象,抒发了漂泊天涯的旅人在秋天思念故乡的凄苦愁楚之情。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线索答题技巧模板?

中学阶段,语文现代文阅读在考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想要考高分,则这部分不容忽视。
然而实际上多数同学在这方面失分严重,有的同学表示,完全不理解文章含义,有的同学不知道该如何来答题?
基于同学们的情况,下面我整理了些现代文阅读的常见题型及解题技巧,在这方面失分较严重的同学,建议大家来看看。
一、概括类问题
1.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回答此题的关键是看文章的标题, 文章的标题往往就是全文的线索其次是关注文中反复出现的关键词语,这个词语一般也就是文章的线索。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文段)的内容。
首先要明白文中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四个要素,然后根据“(何时、何地)谁 干什么 结果怎样”或者“什么 怎么样”的思路组织语言。准确、清楚、简洁,不要把概括内容变成了原文复述。
概括议论文或说明文文段的内容,抓段落中心句。一般说来,议论文、说明文的段意是通过中心句来表现的。中心句的位置往往在一个文段的开头(起提领作用),或在结尾(起总结作用)有时也在中间。